• 因弃笔从戎的念头与家人置气,便单身独骑来江南一带游玩解闷,顺便实地观摩两淮前线,丰富自己正在编撰的毁金三策。
• 狡兔有三窟,办事要有三策,上策、中策、下策。创业像打兔,再好的猎手在沙漠上没有用武之地。
• 末将寻到一名谋士,他献了三策,末将不知妥否,欲献于莫贺达干帐下。
• 这样,我此番南去绍兴,正要投效一位国之干城,你把这毁金三策整理一番,到时我找机会给你引荐,看辛翁如何评点。
• 臣有天人三策,可助大汉,永世恒昌,万代千秋。
• 狡兔有三窟,办事要有三策,上策、中策、下策。
• 我来未能同酒客,桑苎书携二三策。
• 伫公功成归庙堂,再献中兴二三策。
• 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
• 第三策论治道,应特重州县官;第四策论不可轻议治河;第五策论明赏罚,申明大法小廉之义。
• 夫醇儒董子,三策深究乎天人,隐德王公,多士裁成夫将相。
• 曾国藩奏用人三策,上复忆倭仁言,手诏同褒勉焉。
• 董江都目不窥园,隐居求志,天人三策,伟大光明。
• 及廷试三策,唐王御笔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
• 及廷试三策,唐王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
• 上书周武帝宇文邕,献灭北齐之三策,都被采纳。
• 清乾隆皇帝南巡,驻跸德州,曾留下天人三策对贤良,已见春秋大义彰。
• 锡周画三策:以马设台站,运凯里、丹江诸路;夫按期日运台拱诸路,楚、粤米皆由水运;分清江及古州、都江两路,挽输迅速,粮乃集。
• 就往福州谒审知,送上三策。
• 因言和议难恃,条上安边三策。
【词语名称】: 三策
【词语拼音】: sān cè
【词语意思】: (1).三道计谋。《史记·苏秦列传》:“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2). 汉 董仲舒 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 武帝 所赏识,任为 江都 相。后用为典实,借指经世良谋。 宋 范成大 《乙未元日书怀》诗:“纵有百年今过半,别无三策但当归。” 明 汪廷讷 《种玉记·赠玉》:“空埋没天人三策,枉思量谈笑封侯。”(3).三篇策论。《西游记》第九回:“及廷试三策, 唐王 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