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从宫中走出,天黑才到德胜门,只好再增加六百名杠夫。
• 抬棺材的杠夫们受不了了,他们纷纷喊:你还是赶快放个响屁吧,汪老先生的不白之冤怎么办?否则,老子们的肩膀可受不了啦,不信你来试试!。
• 十六个杠夫应声齐喝,由孝子捧香碗、牌位、灵幡作为前导,驾灵而行。
• 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
• 轿夫腰缠红色腰带,而杠夫的腰带是麻绳。
• 以便于出丧的时候由杠夫抬着,走在最前面导行。
• 隔数分钟,杠夫们便齐喝一声,意是警告路人回避。
• 杠夫穿绿驾衣,黑红平毡帽上插一鸡翎,米黄套裤。
•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带领杠夫亲至刑场寻找烈士遗骨。
• 仪仗多是白底蓝黑图案,杠夫穿绿底圆点衣服,戴绿色高帽。
• 棺木在杠夫的咄喝中起灵了,年轻的孀妇呼天号日,哀劫欲绝。
• 不知什么时候,北京的穷神变成了男性,而且成了杠夫供奉之神。
• 办事时轿夫或杠夫们的行动,由轿头或杠头指挥,走的步伐十分整齐。
• 这时,打幡、抱牌的孝子们照例都面对灵棺,退步而行,注目于全体杠夫。
• 自此日,每日由孝子烧纸三次,上祭三次,由成殓到出殡日,雇用杠夫日夜守护。
• 杠夫们用两根大抬杠和两根中型抬杠捆绑成长条的井字形,井字中间是放棺材的地方。
• 做辩论会还好点儿,那里有三个杠夫杠婆顶着呢,他们都抢着说话,我只要抽冷子搅和搅和就行了。
• 杠夫的衣服与轿夫大致相同,就是杠夫所穿长衫的颜色是绿色,上边点缀着黄、白、蓝的圆点,也组成图案。
• 出堂时,不论丧家门口宽窄,是否有过道,高台阶,杠夫们必须将灵棺四平八稳的抬出来,不允许有一丝一毫倾斜。
• 三班鼓手开道,六十四位杠夫举棂,一百零八个大姑娘和小媳妇嚎丧,还要以孝布麻为诱饵胁迫众多穷百姓前去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