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忡烦心兮罗殃灾,休乎归兮锄草莱。
• 愿辟草莱多种树,莫教李子结如瓜。
• 翁仲医草莱,再拜空嘘嘻。
• 洛阳旧宅生草莱,杜陵萧萧松柏哀。
• 坐可谭风月,根仍殖草莱。
• 华清宫中生草莱,兴庆池头足烟露。
• 遨游昔宛洛,踟蹰今草莱。
• 此地无尘迹,前游尚草莱。
• 昂昂子敬,拔迹草莱。
• 披草莱,立朝廷,军国之政,咸取决于帝。
• 蛮荒之地开辟草莱。
• 这两句是说有时拨开草莱去和村里人来往。
• 苑中营田草莱常收,率皆丰溢,玄宗以为能。
• 龟凤山翳,雾露不除,踊跃草莱,只见其愚。
• 皋辟草莱,披荆斩棘,宣布号令,招抚流亡。
• 建寺之初,筚路蓝缕,开辟草莱,备受辛劳。
• 囚出身入官,二十余年,沈悴草莱,无明天壤。
• 门庭草莱不除,中有蛙鸣,说以此当两部鼓吹。
• 以一人推开二象,正是力辟草莱、建设文明之意。
• 于是草莱之臣,出财助国;兴利之计,纳税庙堂。
【词语名称】: 草莱
【词语拼音】: cǎo lái
【词语意思】: (一)、犹草莽。杂生的草。《南史·孔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翦。”宋 叶适《代人上书》:“夺农人牛具,犁伐之地,草莱随长。”清 周亮工《介寿以胡彦远见慰札子相示却寄》诗:“一亩田中尽草莱,旅堂经岁不曾开。”(二)、指荒芜之地。《管子·七臣七主》:“主好本,则民好垦草莱。”章炳麟《訄书·定版籍》:“凡草莱,初闢而为露田园池者,多连阡陌,虽不躬耕,得特专利五十年,期尽而鬻之,程以十年。”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四章:“只要两三年内 宛 洛 稍得安定,人民来归,草莱渐开,人怀保家之心,士无饥馁之忧,则中原大局可定,宛 洛 一带也就固若金汤了。”(三)、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