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修国史、实录、会要等,均随时设置编修官。
• 但是,这个国家公路年久失修,官方手续繁冗,将使行程成为一场对印度基础建设的长途探索。即使马不停蹄,车子也得跑上将近24个小时。
• 孝宗即位,除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
• 纂修官按纂修凡例加以选编,以编年体详尽记载皇帝的用人行政和朝章国故。
• 承安进士,历任州录事、县令、国史编修官、翰林直学士。
• 为翰林院编修,官至左庶子。
• 除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累迁御史中丞。
• 迁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仓部郎官。
• 由翰林院编修官至顺天府丞。
• 历枢密院编修官,将作监主簿。
• 后为编修官,参与修真宗国史。
• 兼国史院编修官,除监察御史。
• 每亩田增税十钱,以大修官室。
• 秦桧荐之,召改枢密院编修官。
• 历枢密院编修官、出知兴国军。
• 不久又被选任三朝国史纂修官。
• 仕至国史实录院检讨兼编修官。
• 兼国史院编修官,分修国史传。
• 至大四年,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 康熙皇帝大悦,授翰林院检修官。
【词语名称】: 修官
【词语拼音】: xiū guān
【词语意思】: 选任贤能。《左传·襄公十六年》:“平公 即位,羊舌肸 为傅……改服,修官,烝于 曲沃。”一说“修官”为修理馆估。见 清 俞樾《群经平议·左传二》“改服修官”。修,一本作“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