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欧阳修
•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 伫立东风里,放纤手、净试梅妆。
• 含章檐下,寿阳初试梅妆。
• 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 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
• 前身清澹似梅妆,遥夜依微留月住。
• 脸红心绪学梅妆,眉翠工夫如月画。
• 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
• 贵妃桃髻,公主梅妆。
• 放纤手、净试梅妆。
• 螺髻梅妆环列,凤管檀糟交泰,回雪无纤腰。
• 红灯九街,买移花市,画楼十里,特地梅妆。
• 在前额点红效仿,渐渐地宫中便有了这种红梅妆。
• 狸帽没有全掩额角,因此美丽的梅妆仍隐约可见。
• 檀点红娇小,梅妆粉细香;等闲三夕看,消费一年忙。
• 日丽苑林,点点梅妆宋主额;风扬宫院,纤纤柳舞楚娥腰。
• 宫女们皆以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额点红效仿,渐渐地宫中便有了这种红梅妆。
• 在唐代,富室贵族家的歌妓,在表演时有些是着梅妆素纱,舞蹈起来宛如烟雾飞飘。
【词语名称】: 梅妆
【词语拼音】: méi zhuāng
【词语意思】: (一)、“梅花粧”的省称。前蜀 牛峤《红蔷薇》诗:“若缀 寿阳公主 额,六宫争肯学梅妆。”明 谢肇淛《五杂俎·事部四》:“东坡 有小妹,善词赋,敏慧多辩,其额广而如凸。坡 尝戏之曰:‘莲步未离香阁外,梅妆先露画屏前。’”参见“梅花粧”。(二)、“梅花粧”的省称。唐 李商隐《对雪》诗之二:“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粧。”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可憎的脸儿堪捻塑,梅粧浅浅宜澹注。”明 陈铎《梧桐树·冬日题情》套曲:“学弄梅粧,又恐怕天孙妒,无言半晌空扃户。”参见“梅花粧”。(三)、指梅花。清 陈维崧《绮罗香·咏海棠》词:“褪尽梅粧,飘残杏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