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甘州,见边地瘠苦,以养民为务,兴利除弊,案无留牍。
• 一身兼署四司事,案无留牍,兢慎自持。
• 绝苞苴,无留牍。
• 但处事精明强干,案无留牍。
• 为政遇事敏练,无留牍。
• 宦浙九年,离任案无留牍。
•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 案无留牍,讼无冤狱。
• 辛亥,选山东博山县,讼无留牍,祷雨即降。
• 四年,保用知县,授浙江仙居知县,案无留牍。
• 在任内办理保甲、招徕工商、严禁赌博,案无留牍。
• 听讼无留牍,烛无情之词,伸难明之冤,胥吏无从舞文。
• 为官从政,案不留牍,狱无系囚,伸冤理枉,恪守官箴。
• 景夏预备军粮车马,政务纷繁,而处置裕如,案无留牍。
• 汉臣下车,问民利病,众以为言;即符下晋邑,令无留牍。
• 将军事必亲躬,案无留牍,条理井然,多次受周总理赞誉。
• 抑且案无留牍,随到随审,随审随结,不任当事人长期拖累。
• 苏州为南畿巨郡,事号繁剧,公谙练通敏,案无留牍,政声大章。
• 俄移左司郎中,每遇公议,有壬屡争事得失,汛扫积滞,几无留牍。
• 初授长洲令,礼贤下士,勤政爱民,努力摒除宿弊,做到平赋清狱,案无留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