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隶属于鹰坊的人,以捉鸟为名,扰害乡间田里,时间长了,百姓都不堪忍受。
• 古代鹰坊中饲养猎鹰的棚子。
• 三年,改领鹰坊,兼领中都路阑遗。
• 三月,赐鹰坊百人。
• 官,为鹰坊都总管。
• 是元代帝王在南海子中建置鹰坊、仁虞院的旧址。
• 历鹰坊、尚厩、四方馆副使,改徒鲁古皮室详稳。
• 三年,括北京鹰坊等户丁为兵,蠲其赋,令炳总之。
• 侦鹅失期,加炮烙铁梳之刑;获鸭甚欢,除鹰坊刺面之令。
• 上东幸,甲寅,以获鸭,除鹰坊刺面、腰斩之刑,复其徭役。
• 四年,改燕京诸路奥鲁总管,迁按察副使,仍兼鹰坊都总管。
• 金大定间东胜州在此设宣差,总管鹰坊打捕渡河船只河道等事务。
• 辽、金、元、明、清各代均设有类似鹰坊的机构,专司捕取和饲养。
• 世祖二十二年,延安置屯田鹰坊总管府,其火失不花军逃散者皆入屯田。
• 元代时,封建帝王及皇子皇孙们为了游乐方便,专门在南海子修建了鹰坊和晾鹰台。
• 大定八年,充皇太子护卫,出职太子仆丞,改鹰坊直长,再迁鹰坊使、拱卫直指挥使。
• 甲辰,枢密院请以军二干五百人缮治上都鹰坊及诸官廨,有旨:自今非奉旨,军勿辄役。
• 有笔砚小底、寝殿小底、佛殿小底、司藏小底、习马小底、鹰坊小底、汤药小底、尚饮小底、盥漱小底、尚膳小底、尚衣小底、裁造小底。
• 到了辽、金时期,仍袭唐制设置鹰坊,一方面北方盛产各类猛禽,游猎民族素好鹰猎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战事频繁,此项活动也有训练军队之用。
【词语名称】: 鹰坊
【词语拼音】: yīng fāng
【词语意思】: 古代宫廷饲养猎鹰的官署。《新唐书·百官志二》:“闲厩使押五坊,以供时狩:一曰鵰坊,二曰鶻坊,三曰鷂坊,四曰鹰坊,五曰狗坊。”《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鹰坊人 善友 扶帝自门楼下,至 絳霄殿 廡下。”胡三省 注:“鹰坊,唐 时五坊之一也。”明 无名氏《北平考》卷四:“《武宗纪》:至大 元年二月癸巳,立鹰坊为仁虞院。《仁宗纪》:至大 四年二月,罢仁虞院,改置鹰坊。”清 揆叙《鹰坊歌》:“地偏寂寞少人住,但作甌脱供鹰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