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虽健康状况欠佳,然老骥伏枥。
• 伏枥长鸣人听未,月光如水青衫。
• 然老骥不甘伏枥,大鹏有志冲天。
• 治兵余暇临池乐,伏枥重驱费笔评。
• 可谓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 伏枥悲鸣望道路,那能驰骋于其间。
• 霜蹄惯踏崎岖路,伏枥何辞重荷征。
• 上段大意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譬若神驹伏枥鸣,伯乐不能吐其气。
• 严老也题赠刘达一幅字:老骥伏枥。
• 伏枥新羁马,和戎罢旧兵。
• 伏枥心未老,欲睹腾飞龙。
• 真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 老骥伏枥雄心在,愿将余热尽奉献。
• 但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 但思沧海,有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 一旦老伏枥,犹思玉山刍。
• 逸足伏枥,凡识知其绝群。
• 老骥岂能甘伏枥,鼓其余勇续登攀。
• 空怀伏枥心,徒负化龙威。
【词语名称】: 伏枥
【词语拼音】: fú lì
【词语意思】: (一)、亦作“伏歷”。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唐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二)、喻指养育。清 纳兰性德《拟古》诗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异駑駘!”(三)、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汉书·梅福传》:“虽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贪也。”(四)、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之六:“不谓乘轩意,伏櫪还至今。”明 杨珽《龙膏记·旅况》:“到如今阨蓬蒿伏櫪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