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淳熙二年,他客游扬州时便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凉,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
• 在词人看来,经历过人间沧桑巨变的人们,新秋七夕,本应深怀黍离之悲,但今天人们竟依旧狂欢。
• 其主题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抒发故国沦亡的黍离之悲,一类寄寓英雄失路的身世之感,这首词当属后者。
• 张炎、王沂孙等人抒发的是宋社既屋的亡国之痛、遗民故老的黍离之悲,这种情感很难落实到具体的事件之上。
• 明笔的渲染,暗笔的反衬,双管齐下,使景物中所折射出来的作者的黍离之悲,饱含今昔之慨,富于历史的纵深感,显得那样深沉。
• 两经易代,使由金入元的文人更易产生对变乱的感叹,而不只是对某个政权的怀念,这是他们在抒写黍离之悲时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 故国之思,黍离之悲,在喻氏笔下,却化作坚忍一心、发扬蹈厉的风雷之气,跃然纸上,直击我的眼目,以至我读其中章节,竟有泪涔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