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处方,绝不能只罗列药味,必须安排好各味药之间君臣佐使的关系。
• 中药的配制讲求的是君臣佐使,讲求的是配伍之道,同样的药材,不同的配伍方式,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 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
• 中药方剂,关键还是在于君臣佐使的配伍,在于药物剂量的搭配变化。
• 下面就这“君臣佐使”四位一体疗法做一个简单介绍。
• 比如风刃一项,就有数十种变化,按五行之中的君臣佐使不同,伤害的效果也各异。
• 剑乃百兵之君,刀不过是臣子,什么是君臣佐使你难道不懂吗?
• 听说医家配药除了讲究君臣佐使外,还需要一味药引子。
• 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顺逆进退,存乎其时;神圣工巧,存乎其人;君臣佐使,存乎其用。
• 前人把组成方剂的主药、辅药、佐药、使药称为君、臣、佐、使。
• 又用柿霜之凉可润肺,甘能归脾者,以为之佐使。
• 佐使全,噎膈饮之痰立化,津咽平复功最先。
• 摘要以具体的方剂组成为实例,介绍段富津教授对方剂中君臣佐使定义的诠释,阐述方剂配伍方法的内涵和原则。
• 复召郡国书佐,使读律令。
• 方中苇茎甘寒轻浮,清肺泻热为君;瓜瓣化痰排脓为臣;桃仁活血祛瘀,薏苡仁清肺破毒肿,共为佐使。
• 仅可佐使,非君臣之药,用之补则补、用之攻乃攻,药笼中所不可缺也。
• 盖柴胡入于表里之间,自能通达经络,故可为佐使,而性又轻清微寒,所到之处,春风和气,善于解纷,所以用之,无不宜也。
• 它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独特法则与文化内涵,是不可轻意弃置,更不可随意取代的。
• 甘草清热解毒,和中调药,为佐使。
• 惟果是寒湿寒痰,涸阴冱寒,坚凝结聚之症,始可用为佐使,引到病所,以开坚积耳。
【词语名称】: 佐使
【词语拼音】: zuǒ shǐ
【词语意思】: 佐史。《东观汉记·光武纪》:“前以用度不足,吏禄薄少,今益其俸,自三公以至佐使,各有差。”英文翻译1.【医】adjuvant drug and messenger dr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