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车外面,李斯声音势如洪钟,铿锵有力。
• 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
• 胡亥登基称帝后,赵高随之升为郎中令,李斯仍为承相。
• 蒙武是秦王的心腹大臣,这项机要文书当然非同小可,廷尉立即飞出传骑,下令全国侦缉系统,搜查李斯下落。
• 果然,他快马直追,沿途打听,一天一夜以后在丽邑县尉衙门见到李斯。
• 他向廷尉报案,说是他有份机要文书为李斯借阅,他不小心带走了,希望搜查李斯下落,并暂时扣留,不准出境。
• 因为李斯是名臣,只受到软禁的待遇,准备押送咸阳,但也忍受了几个时辰的惊吓。
• 蒙武拿出证件证明自己就是报案人,县尉一听是蒙武,连忙赶办领人手续,将李斯交给蒙武带走。
• 秦王政佩服李斯所学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更深通刑名经济,真可与中隐老人品美。
• 秦王和李斯谈了一天一夜,蒙武在旁侍坐,三人脸上都未带丝毫倦容。
• 但李斯不一样,他的谈话像烈酒,喝一口就会兴奋,还想再喝一口,他的见解像辛辣菜肴,入口就感刺激,越吃越想吃。
• 他兴奋得等不及找侍中撰写诏命,亲自用朱笔写了,喊来近侍,连夜送给左丞相李斯,要他召回九原郡守任嚣,职务另选人接替。
• 李斯深怕受责,以后出行也就轻车简从,尽量减少跟随的人。
• 谁知道他在梁山宫随便一句话,立刻就传到李斯的耳中,很明显的,他的近侍已有人为李斯所收买。
• 秦始皇帝不满的话,很快由李斯安排在他身边的耳目传给了李斯。
• 李斯真是会摆威风,比真人私下出游带的人还多!
• 休息数日后,始皇留下李斯等文官在九原城内,会同郡监御史讨论民政兴革,自己带着蒙恬、郡守任嚣及郡尉,由六千虎贲军护卫巡视边境。
• 垂相李斯以大篆书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刻于玺上。
• 于是他准了李斯的建议,亲自出巡东地,并命赵高和郎中令按照上次泰山封禅准备一切出巡事宜。
• 始皇对这些人甚为优遇,特别赐宴咸阳宫,然后要丞相会同李斯将这些人分组,专事研究古代制度,将结论呈报用作施政参考。
【词语名称】: 李斯
【词语拼音】: lǐ sī
【词语意思】: 秦代政治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跟随荀子求学。后为秦王嬴政的谋士,曾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秦统一六国后担任丞相,主张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并以“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建议秦始皇焚《诗》、《书》,禁私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帝。后被赵高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