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风韵,映着柳陌斜曛。
• 晓来香阁坐,常恐又斜曛。
• 封侯事,且休提起,共醉斜曛。
• 作者自题并识:幽人燕坐处,高阁挂斜曛。
• 最是荒园能触恨,独吟遗句吊斜曛。
• 峭壁颓崖堪比立,博台突兀带斜曛。
• 探幽临绝险,取醉傍斜曛。
• 探幽临绝险,取醉傍斜曛,啼鸟如天落,疏钟送客闻。
• 最喜唾珠落雪,果然胜友如云,定难忘,饱餐湖绿,满酌醉斜曛。
• 望云山,当时壁垒,蔓草斜曛。
• 一带斜曛归路,晚风料峭怯寒衣。
• 东风阵阵斜曛,任倚遍红栏未温。
• 平沙水云,似轻烟惨澹斜曛。
• 陂塘翔宿鹜,城郭入斜曛。
• 蝉声流别浦,鸦背入斜曛。
• 何许数声牛背笛,天涯芳草正斜曛。
• 斜曛未及下,几家曝豆芹。
• 平沙水云,轻烟惨淡斜曛。
• 犹是踏青湖畔路,殡宫芳草对斜曛。
• 戈船寂寞照斜曛,吹角鸣笳夜不闻。
【词语名称】: 斜曛
【词语拼音】: xié xūn
【按字造句】: 斜造句
【词语意思】: (1).黄昏,傍晚。 元 陈旅 《题韩伯清所藏郭天锡画》诗:“岁晚怀人增感慨,晴窻展玩到斜曛。” 明 孙柚 《琴心记·汉宫春晓》:“嬾结芙蓉带,愁鬆翡翠裙。晓来香阁坐,常恐又斜曛。”(2).落日的馀辉。 清 周亮工 《同箨庵酌第二泉竟》诗之一:“轻舟能暂泊,扶老送斜曛。” 林纾 《题画》诗:“危栈黏天路不分,鞭丝帽影印斜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