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时期“民族主义文学”的发扬蹈厉,或慷慨悲歌的文章,都是为了振奋民族精神,达到团结胜利的目的。
• 宋朝灭亡后,文天祥慷慨悲歌,写下了许多激动人心的爱国诗篇。
• 革命烈士们在刑场上唱起了国际歌,真是悲歌慷慨,他们英勇献身的精神,教育了不少的后来人。
• 他如今已是年近古稀又体弱多病,当年在皇上跟前当一等侍卫时那拔山扛鼎,慷慨悲歌的豪迈气魄早已荡然无存了。
• 这是一场铭心刻骨的爱情悲剧、这是一卷悲歌慷慨的恩仇录,灭国之惨、杀父之痛,血泪淋漓。
• 以诚相待!以善为大!做慷慨悲歌之事!同创百年佳话!
• 究其原因,有燕赵慷慨悲歌的文化精神影响和受地缘文化影响。
• 他们以忠肝义胆谱写了一曲辉映史册的慷慨悲歌,表现了一腔热血,洗涤乾坤,虽九死犹未悔的忠贞和节烈。
• 他们承继了燕赵诗歌的慷慨悲歌之风,又展示着自己的创作个性。
• 从时间上,慷慨悲歌文化的特征在战国时期形成和成熟,在隋唐时期仍然为人们所称道,到明清时期其余音遗响不绝如缕,前后持续二千余年,确已形成了悠久而稳定的传统。
• 伍子胥在天涯亡命途中,历尽艰难险阻,几次绝处逢生,既有英雄末路的悲歌慷慨,又有多情美人的情感缠绕,可谓外有千难万险,内有柔肠百转。
• 正如‘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楚霸王,许诺虞美人一生一世相伴,但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下,不一样悲歌慷慨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好一条威武大汉!此人定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
• 野风啸啸,夜色沉沉,一曲悲歌慷慨,凄哀无奈: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年维泗的话掷地有声,如慷慨悲歌,使我们这批年轻人感动。
• 他特别对一些悲剧人物,像《项羽本纪》写项羽,《李将军列传》写李广,对这些人物的记述,《史记》可以说写的是悲歌慷慨,荡气回肠,非常令人感动。
• 顺境时天空海阔纵酒高歌,逆境时慷慨悲歌,大开杀戒,杀完后自觉血腥决意以身相殉。
•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从古著羁臣,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 傲世嫉俗,悲歌慷慨,抒尽胸中孤愤之气。
• 附和燕歌声,慷慨悲怆泪。
【词语名称】: 慷慨悲歌
【词语拼音】: kāng kǎi bēi gē
【词语意思】: 慷慨悲歌 情绪激昂地放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语出 晋 陶潜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 钟期 信为贤。” 元 秦竹村 《行香子·知足》套曲:“慷慨悲歌,空敲唾壶,落魄无成, 新丰 逆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中年游中州,地多胜蹟,益足以发抒其才思,登临怀古,慷慨悲歌,集中此数卷为最胜。” 峻青 《海啸》第四章:“那副肃穆、庄严的神气,使人想起慷慨悲歌奔赴战场的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