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洛邑,开始了春秋战国时期。
• 平王东迁时尚有1200余国,见于记载的也有140多个。
• 平王东迁后,这里就成为东周首都。
• 新郑:郑国的封地原来在今陕西华县以东,西周末年随同周平王东迁到洛阳以东,春秋初年建都新郑。
• 唐末,把持朝政的军阀朱温强迫长安市民集体东迁洛阳,长安变成了瓦砾堆。
• 虽然褒姒并未使周亡,但丈夫被杀,王都东迁,人们也就含糊地将之列入亡国祸水类中。
• 如果从政治上看,都城东迁也有重大的意义。
• 东迁栎阳以后,嬴师隰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亲自率领秦国军队和魏国大军展开了长期恶战。
• 任何已经适应了完全游牧生活的部落都把向东迁徙作为最后不得已的手段,因为这意味着从比较好的草原向较差的草原迁徙。原因是沿着欧亚草原向东到蒙古地区,降雨量和气温都在下降。
• 张家自从山东迁到北京,世代务农,显赫时也有良田百亩,太爷爷下地抽着旱烟打着洋伞,后来因耍钱家道中落.
• 公元前771年,周的首都东迁到了现河南省的洛阳.
• 7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络绎,史称东周。
• 凡东迁学生经系主任、训导长、教务长签字,总务长审核后,可领取自行东迁补助费七万元,公费生可另得5、6、7三个元公费。
• 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
• 在元代多民族教育中,东迁回回人同时接受两种教育,即回回文化教育和汉文化教育.
• 春秋初年,周王室衰微,平王东迁,各诸侯国日益兴起。
• 6, 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
• 蒙人以游牧为生,赶了牲口东迁西徙,追逐水草,除去城镇居民,少有定居,这日就要迁移。
• 东迁栎阳以后,他励精图治。
• 隋开皇九年东迁县并入乌程县。
【词语名称】: 东迁
【词语拼音】: dōng qiān
【词语意思】: 向东迁移。特指 周平王 将京都由 镐京 东迁到 洛邑。《左传·隐公六年》:“我 周 之东迁,晋 郑 焉依。”《国语·周语上》:“三川竭,岐山 崩,十一年,幽王 乃灭,周 乃东迁。”《汉书·地理志下》:“幽王 为 犬戎 所败,平王 东迁 雒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