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时代,是要从乱麻中理出通天路,盼望十年寒窗跳龙门,一朝登闻到长安。
• 这个时候,未被录取的徐士廉等人,在朝堂外击“登闻鼓”,举报主考官李昉卖人情取舍不公。
• 今阙前水南道右,置登闻鼓以纳谏。
• 恩母吴氏击登闻鼓讼冤。
• 不平,击登闻鼓为彬讼冤,语侵达,诏并下达治。
• 金掌奏告御史台、登闻检院处理不当事。
• 牒户部,车克移刑部,坐阿那库罪绞;阿那库妻击登闻鼓讼冤,命覆勘,车克当夺官,命削加衔。
• 新军有挝登闻鼓者,杖杀之。
• 金登闻检院掌奏告尚书省、御史台处理不当事。
• 鼓登闻鼓在清代是名存实亡的。
• 辛巳,军士挝登闻鼓乞将刘益。
• 治平二年,罢还,判登闻鼓院。
• 御年十九,击登闻鼓,上书请代。
• 二十六年六月,兼掌登闻鼓厅事。
• 寻为东京留守判官,判登闻鼓院。
• 王蔺、刘颖荐于朝,除登闻鼓院。
• 情急之中,张居正敲响了登闻鼓。
• 复为礼部侍郎、判登闻鼓院。
• 赞弟赏,驰诣阙,挝登闻鼓。
• 无何,贞妻击登闻鼓诉冤。
【词语名称】: 登闻
【词语拼音】: dēng wén
【词语意思】: (一)、犹上达。《书·酒诰》:“弗惟德馨香,祀登闻於天。”孔颖达 疏:“﹝ 紂王 ﹞不念发闻其德令之馨香,使祀见享,升闻於天。”宋 王得臣《麈史·睿谟》:“郑毅夫 尝説 艺祖 朝,声登闻,求亡猪者。”(二)、“登闻鼓院”的省称。晋 以来有登闻鼓之设,宋 景德 四年置登闻鼓院,专掌臣民奏章。明 以后置于通政院。宋 叶适《陈秀伯墓志铭》:“绍兴 六年,上书登闻,陈策十二。”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十:“於是 承珪 乃为 犍 改名 中正,俾诣登闻,始得召见。”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遍衙门告不成,也还要上登闻,将怨鼓鸣。”参阅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