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观察了初孵扬子鳄胃粘膜表面及胃腺的形态。
• 从保护的全面性来看,大熊猫、扬子鳄和亚洲象的保护现状较好,而兰科和苏铁类的保护现状较差。
• 目的:了解扬子鳄松果腺内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物质的存在和分布规律。
• 直至今天,潜水员和历史学家仍在找寻扬子鳄号潜水艇。
• 目前对中国扬子鳄的遗传结构尚无人研究。
• 扬子鳄肝脏由早期胚胎前肠门边缘内陷的内胚层上皮和脏壁中胚层组织共同发育形成。
• 有人认为龙的原型是扬子鳄。
• 本文报道了扬子鳄的生殖能力与其在人工饲养下小生境气候之间的关系。
• 因此,对野生扬子鳄种群繁殖机理和长期存在于高强度人为活动的压力之下的生存对策的研究,是恢复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使其免遭灭绝的关键。
• 1950年至1980期间,安徽省人口激增,扬子鳄被认为是威胁人类的有害动物而遭到捕杀。
• 目前野生扬子鳄仅剩120只左右。
• 光镜下,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四个不同年龄段扬子鳄不同肠段进行了研究。
• 扬子鳄在水中活动更多,占62.1%,头出水是最主要的行为状态,占52.3%,而张嘴的频次最少,占1.8%。
• 随后,我们又观看了火烈鸟、松鼠猴、扬子鳄等稀有动物。它们真是千奇百怪,使我大开眼界。
• 虽然扬子鳄饲养种群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奠基者效应,已发现子代繁殖衰退的迹象。
• 目的:通过对扬子鳄胚胎后肾组织发生过程的观察,探讨其后肾发生及分化的规律和特点。
• 本文研究了高密度饲养条件下,扬子鳄对洞穴的选择特点。
• 估计野生扬子鳄种群实际大小在122条左右,分布于16个斑块状栖息地。
• 中国政府已经把对扬子鳄列为一级保护动物,现在最大的障碍就是栖息地的问题。
•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扬子鳄MHC基因的多态性较高,这对扬子鳄饲养种群的遗传保护将非常有利。
【词语名称】: 扬子鳄
【词语拼音】: yáng zǐ è
【词语意思】: 爬行动物,吻短,体长可达2米左右,背部、尾部有鳞甲。穴居江河岸边,吃鱼、螺、蛙、小鸟和鼠类等,是我国特产的动物,因生活在扬子江(长江)而得名。通称猪婆龙,也叫鼍(tu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