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徒托空言,并且不可好高骛远。
• 讲理想决不是徒托空言。
• 而晋武帝虽屡屡提倡节俭,但未以身作则,徒托空言。
• 已有的一些倡导与推进学术研究规划还应具体化,不要流于徒托空言。
• 陈寅恪先生当年有言,文化不能徒托空言,端赖有形之制度为之依托。
• 所以近一年来,居然也有几个不肯徒托空言的人,叹息一番之后,还要想法子来挽救。
• 倘若徒托空言而不务实,或虽务实却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 任陕甘学政时,他提倡讲求实学,得视践,他曾说:实学臣之要务,不可徒托空言而无实迹中。
• 不少读者,尤其是那些读惯了徒托空言从大词到大词的读者,不习惯维特根斯坦那种方方面面反反复复讨论的方式,以为琐碎。
• 近者国内统一战线大有进步,红军主力渐次集中,国际联系已有把握,凡此均非徒托空言,而有实际力量,足以资为抗日之用者也。
• 虽然,有不障无,色不异空,言一无言也,相一非相也。
• 他尤其对那些空言心性的八股文章感到反感,对于不事稼穑、不计民生,只知盲从圣人之言的不良习气,他更是从心底反对。
• 托之空言,不如见于行事。
• 只觉圆光包罗天地,久则不知物我,色空言思都绝,语默俱忘。
• 后人有经典之阐述:以是言不空言,言必有物;行不妄行,行必有恒。
• 余以浅知褊能,闻见之寡,居贫贱而好空言。
• 主张今时教育宜重经济掌故之学,认为经济有补实用,掌故有资文献,无经济之才则书尽空言,无掌故之才则后将无述。
【词语名称】: 空言
【词语拼音】: kōng yán
【词语意思】: (一)、谓不切实际的话。《吕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説。”晋 卢谌《览古》诗:“秦 人来求市,厥价徒空言。”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二)、谓只起褒贬作用而不见用于当世的言论主张。《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司马贞 索隐:“空言,谓褒贬是非也。空立此文,而乱臣贼子惧也。”唐 韩愈《与孟尚书书》:“孟子 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明 梅之熉《<古今谭概>叙》:“士君子得志则见诸行事,不得志则託诸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