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这木铎传出的钟鸣金声,将载一叶小舟,跟随历史长河流传百世,长鸣震耳,亘古不绝。
• 成年的孔子虽然有人赞美他为“木铎”,有人称他为“天纵之将圣”,但孔子时刻保持一种理智与警醒。
• 书中,深入敌人“心脏”、窃听敌特机关通话、千方百计收集日伪军在平西地区的军事行动,并把敌情动态及时传送出去的老兵王木铎的故事,类似电视剧。
• 北京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采用传统书信形式,与师大百年文化底蕴结合,辅以校徽、木铎、启功书画,营造出浓浓的师大情怀。
• 京师广场上,象征教师传道授业的木铎雕塑高高耸立。
• 故国千秋传木铎,烟岚十里有钟声。
• 鸿庠木铎振羊城,惯看沧桑峥嵘。
• 礼不通忘了管辖,道不行无了木铎。
• 那些在田野里唱歌劳作的父老们听到了这木铎声,它们就愉快地知道:那位头发过早花白的采诗官来了。
• 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在田野花草间,步行于美妙的大自然,聆听纯美的歌声,执笔飞速记下每一个音符。
• 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
• 振木铎而甄陶广,闻韶奏而英才滋。
• 其器铜舌为金铎,木舌为木铎。
• 京师印社理事,木铎书社社长。
• 铜舌者为金铎,木舌者为木铎。
• 世人以夫子为木铎,非无由也。
• 后遂以木铎比喻宣扬教化的人。
• 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后人称老师为执掌木铎之人。
• 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
【词语名称】: 木铎
【词语拼音】: mù duó
【词语意思】: (一)、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鐸。”郑玄 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鐸以警众,使明听也……文事奋木鐸,武事奋金鐸。”《周礼·地官·乡师》:“凡四时之征令有常者,以木鐸徇以市朝。”宋 苏轼《元祐三年春贴子词·皇帝阁》之一:“蔼蔼龙旂色,琅琅木鐸音。”清 邹容《革命军》第四章:“自古司 东亚 文化之木鐸者,实惟我皇汉民族焉。”(二)、以喻宣扬教化的人。《论语·八佾》:“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