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藏勒马观看,那岭上荆棘丫叉,薜萝牵绕,虽是有道路的痕迹,左右却都是荆棘刺针。
• 徊徨骇岩壑,烟光晕薜萝。
• 赫连故垒游麋鹿,元昊遗宫长薜萝。
• 惆怅旧禅客,空房深薜萝。
• 霁晓气清和,披襟赏薜萝。
• 芍药歌红翻古砌,薜萝行绿上颓垣。
• 犹有柴桑松菊在,薜萝何必让金貂。
• 薜萝深处绝尘纷,问出君,北山移文,请俗客漫相闻。
• 一径薜萝深,拄杖缘萝上。
• 静观云鸟态,闲挂薜萝衣。
•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 箫管秦楼应寂寂,彩云空惹薜萝衣。
• 若出薜萝迎鹤简,应抛舴艋别渔矶。
• 雄图尚说争蛮触,猛气惊看印薜萝。
• 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秋月。
• 而巷僻无车马,闲扉掩薜萝。
• 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风月。
• 还觅薜萝,意思是说自己要隐居。
• 薜萝:这里泛指杂草灌木。
• 青青枝与叶,绵绵似薜萝。
【词语名称】: 薜萝
【词语拼音】: bì luó
【词语意思】: (一)、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王逸 注:“女萝,兔丝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见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齐书·高逸传·宗测》:“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唐 张乔《送陆处士》诗:“若向仙巖住,还应著薜萝。”(二)、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南朝 梁 吴均《与顾章书》:“僕去月谢病,还觅薜萝。”唐 韩偓《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诗:“道方时险拟如何,謫去甘心隐薜萝。”清 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二:“十年冷署付蹉跎,归去空山卧薜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