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礼讲祭祀,敬事邦国鬼神;凶礼哀忧患,多属丧葬凶荒;宾礼讲会同,多属朝廷过从;军礼讲行师动众,征讨不服;嘉礼为宴饮婚冠,吉庆活动。
• 嘉礼为宴饮婚冠,吉庆活动。
• 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 陷,宝年至七十不婚冠。
• 唯不宜结婚冠带及出行。
• 国子祭酒何胤治礼,又重栖,以为学士,掌婚冠仪。
• 皇帝婚冠礼备,遐迩宅心,宜当阳亲览,缉熙惟始。
• 西周五礼之一,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
• 在举行祭祀、宴享、朝聘、婚冠、丧葬等宗教和政治活动时,均使用礼乐器。
• 建武初,旧章多阙,每有疑议,辄以访纯,自郊庙婚冠丧纪礼仪义,多所正定。
• 世上人到二、三十婚冠之年没有学,就自以为太晚了,因循保守而失学,也太愚蠢了。
• 直到皇长子年满十八,到了婚冠的年龄,时任内阁大学士的沈一贯上疏,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
• 青铜饪食器是古代王公贵族在进行祭祀、丧葬、朝聘、征伐和宴享、婚冠时举行礼仪所使用的器物。
• 当时有人向朝廷建议实行婚冠丧祭之礼,下诏礼官执行,但礼官认为古今习俗不同,无法实行过去的礼制。
• 授兵部主事,改礼部,时储位久虚,有以冠婚及期请者,上允行,士骐争以先册立而后婚冠,祖制不可违,乃止。
• 此外,关学还特别重视恢复古代的礼仪制度,尤其注重恢复祭丧婚冠的仪式,对当时流行的不合古礼的礼仪极力予以纠正。
• 故用之家国,君臣以之尊,父子以之亲;用之婚冠,少长以之仁爱,夫妻以之义顺;用之乡人,友朋以之三益,宾以之敬让。
【词语名称】: 婚冠
【词语拼音】: hūn guān
【词语意思】: (一)、婚礼和冠礼。《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南朝 齐 宗躬《孝子传》:“华宝 八岁,义熙 中,父从军,语 宝 曰:‘吾还,当营婚冠。’”(二)、指婚冠的年龄,喻年少。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