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两军交绥,一军于被迫后退时只有一桥可通,他军却能向各方面撤退,则后者自然占到莫大便宜。处此局势,主将应冒险进取,奋力作战,封敌之两翼侧击,胜利必是他的。
• 自去岁仓猝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少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
• 或掉鞅而直指,乍交绥而弗伤。
• 有人焉,则交绥之间,未可图也。
• 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 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 两者交绥的冰洋锋上有气旋活动。
• 及义师围东都,密出军争之,交绥而退。
• 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
• 若秦晋相攻,交绥而退,盖各防其失败也。
• 才交绥便怯走也。
• 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 而在两种气团交绥的地方,则天气变化往往非常激烈。
• 前已交绥,此次李洪基又奉命往攻岱,与周遇吉相遇。
• 洪杨事起,南北大营,号称精锐,未经交绥,望风而溃。
• 由赤道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或变性极地气团交绥所构成。
• 在蒙古一带冷暖空气交绥频繁,气温多变,经常出现大风。
• 并证明,西南低涡的形成与青藏高原原东部爬坡与绕流的交绥有关。
• 春季开始,冷暖气流交绥频繁,气温变幅大,早春偶有倒春寒天气发生。
• 西岸近海为暖流所经,热带南、北太平洋气团经常在此交绥,终年多雨。
【词语名称】: 交绥
【词语拼音】: jiāo suí
【词语意思】: (一)、谓敌对双方军队刚接触即各自撤退。《左传·文公十二年》:“秦 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杜预 注:“古名退军为绥。秦 晋 志未能坚战,短兵未至争而两退,故曰交绥。”汉 焦赣《易林·需之同人》:“两矛相刺,勇力钧敌。交绥结和,不破不缺。”宋 陈师道《赠赵奉议》诗:“旧好无新功,终年此交绥。未须坚百战,当即建降旗。”(二)、交战。《梁书·武帝纪上》:“接距交绥,电激风扫。”唐 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南宫载勋业,凡百慎交绥。”陈春生《庚子惠州起义记》:“革军在距 法梅湖 四英里之 三角湖 地方,与官军交绥,将官军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