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桓子卒,晏婴麤衰斩,苴绖带,杖,菅屦,食粥,居倚庐,寝苫枕草。
• 九江自古以来就是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襟江带湖,背倚庐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 会有苴杖之丧,累岁羸疾,冬不释菅屦,期不变倚庐。
• 知在穷疾,哀毁过礼,倚庐墓所,负土成坟。
• 妇女居斩衰之丧,则不必居倚庐和寝苫枕块。
• 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
• 且臣业已追衰麻之制,伸苫块之哀,负土成坟,倚庐待尽,丧事有进而无退,固不应数月而除也。
• 居亲丧,倚庐不出者三年。
• 雍正帝于苍震门内设倚庐缟素居丧。
• 北倚庐山、东连鄱阳湖。
• 上居倚庐,席地寝苫。
• 有灵芝产于倚庐,一穗三秀,本道上闻。
• 地处江西北部,北倚庐山,南濒鄱阳湖。
• 强调新君即位,行三年之丧,必居倚庐。
• 既葬以后,孝子所居倚庐的内壁可以涂泥挡风。
• 帝居倚庐,朝夕共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
• 皇后梓宫奉安于宁寿宫,雍正帝于苍震门内设倚庐缟素居丧。
• 百日卒哭以后,可以对倚庐稍加修整,并铺设不纳头的蒲草席。
• 徽以纠墨,制以钻呋,散以礼乐,风以诗书,旷以岁月,结以倚庐。
• 柴桑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处,襟江带湖,背倚庐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词语名称】: 倚庐
【词语拼音】: yǐ lú
【词语意思】: (一)、古人为父母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左传·襄公十七年》:“齐 晏桓子 卒,晏婴 麤縗斩,苴絰、带、杖,菅屨,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六年》:“﹝三月,﹞癸酉,太后殂。帝居倚庐,朝夕进一溢米。”《清史稿·宣宗纪三》:“甲戌,皇太后崩……上居倚庐,席地寝苫。”(二)、谓父母倚靠庐舍盼子归来。明 陈继儒《读书镜》卷四:“世之宦游者多矣,啣命千里,亲老不获从,甚则倚庐陟屺,目穷心折,终不敢少露於宾客笑语及邮筒笔楮之间。而子或浮沉宦辙,垂五载十载,出而裾絶,入而室虚者,岂少哉!”参见“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