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僧欲掩扉,客随孤鹤入。
• 中岁归居杭州,与杨见山、僧六舟等结社南屏。
•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 醉把花枝歌水调,戏书蕉叶乞山僧。
• 云绕山僧室,苔侵石佛头。
• 席中有肉馒头,小沙弥眈眈旁视,授以四枚,临行以番银二圆为酬,山僧不识,推不受。
• 无作,唐末浙江宁波四明山僧。
• 词客挥毫同雪调,山僧卓锡带云浮。
• 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
• 其交游多文人士子、山僧道侣。
• 公权书札燕许词,未免山僧乞撰碑。
• 山僧独知处,相引冲碧烟。
• 今日人天众前,山僧举扬个事。
• 南宋后期浙江杭州佛光山僧人。
• 七岁依锺山僧俭出家修习禅业。
• 小儿心孔开,貌得山僧及童子。
• 次早,山僧供茗糜,邀石篑起。
• 僧真宝,代州人,为五台山僧正。
• 南宋末期浙江余杭径山僧人。
• 法泉,北宋江苏建康蒋山僧。
【词语名称】: 山僧
【词语拼音】: shān sēng
【词语意思】: (一)、住在山寺的僧人。北周 庾信《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唐 刘长卿《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元 李宗冽《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清 魏源《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始与山僧晤。”(二)、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