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人不愧是当过兵,虽然只是最低等的厢兵,可军纪还是相当严明的,此刻听他说得着么郑重严肃,众人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 五台山寺调厢兵义勇缮葺,为除和籴谷三万,行己谓不可损岁入之储,以事不急之务。
• 禁兵已不居主要地位,厢兵所在多有,蕃兵已不存在,而乡兵建置更为繁杂,制度纷歧。
• 宋朝不论禁兵、厢兵,还是南宋的屯驻大军等,一般都采用招募的办法。
• 军队分禁兵、厢兵、乡兵和边境地区的蕃兵。
• 北宋主要有禁兵、厢兵和乡兵,在边境地区还有蕃兵等。
• 宋朝的军队有三种:禁兵、厢兵和乡兵,边境地区又有蕃兵。
• 虽廪以厢兵,而得禁兵之用,且无骄横难制之患。
• 当埋伏在阵东的叛军准备从背后偷袭官军时,朔方军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引回纥骑兵消灭了这支伏兵,叛军因此气馁。
• 厢兵是指宋代承担各种杂役的军队。
• 宋代诸州的镇兵称为厢兵。
• 厢兵者,诸州之镇兵也。
• 凡诸州骑兵、步兵、禁厢兵之类,叙列如左。
• 宋朝的禁兵、厢兵、屯驻大兵等都实行募兵制。
• 地方虽无精兵,但地方厢兵合则仍可制约禁军。
• 当时左厢兵马使周简拟妥一项大胆的解围计划。
• 此外,壮健的罪犯也刺配当兵,特别是充当厢兵。
• 天禧元年,诏选天下厢兵迁隶禁军者凡五千余人。
• 驭军严,战卒旧不服役,滋役之如厢兵,莫敢有言。
• 宋代夫役多用厢兵,故民户夫役负担比前代略有减轻。
【词语名称】: 厢兵
【词语拼音】: xiāng bīng
【词语意思】: 即厢军。 宋 叶适 《实谋》:“诸州之厢兵、禁兵、土兵,又有小小控扼所屯之兵,併兵之数亦且百万,亦古无有也。”参见“ 厢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