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皇帝优待大臣,不想让大伙经历风雨,专门在皇宫外面东南角的广场上盖了一座“待漏院”,常参官来早了,可以先到待漏院里歇一会儿。
• 浑仪台占算星辰,待漏院班分文武。
• 按,唐元和初置待漏院,为朝臣晨集之所。
• 这时宫门未开,玉漏声残,侍从撩开车上帷盖,主人下车到待漏院暂息。
• 唐初,百官上早朝没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候。
• 唐初,百官上早朝并没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着。
• 湘又言:旧制文武常参官日趋朝,并赴待漏院俟禁门辟,今则辰漏上始放外朝,故朝者多后时乃入。
【词语名称】: 待漏院
【词语拼音】: dài lòu yuàn
【词语意思】: 百官晨集准备朝拜之所。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旧百官早朝,必立马于 望仙 建福门 外,宰相于 光宅车坊 ,以避风雨。 元和 初,始制待漏院。”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吕许公知许州》:“明日早, 张公 令院子尽般閤子内物色归家,更不趋待漏院,只就审官东院待漏。”《水浒传》第一回:“文武百官商议,都向待漏院中聚会,伺候早朝奏闻天子。”亦省称“ 待漏 ”。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时 微仲 为山陵使,行有日矣, 辙 见之待漏,语及 河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