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口噙湘竹击节堪听。
• 演奏者在拉奏坠琴的同时,还脚踏坠梆击节,为演唱者伴奏。
• 曾受昆腔、弋腔、青阳腔的影响,以梆子击节,音调高亢、激越,长于表现雄壮、悲愤的情绪。
• 余少有才,契友嬉余乃当代相如也,故而击节歌而颂之,为天地人神计,谨作此赋,意不负司马虚名耳。
• 女演员手持云板击节。
• 双档演唱时,男操胡琴伴奏,女持云板或碟子击节而歌。
• 一一悬诸素壁欣赏,击节拊掌。
• O指击节咏叹,或喻壮怀激烈。
• 三复斯文,令老夫为之击节称叹。
• 唱时以枣木梆击节。
• 开头一句,就令人击节称妙。
• 或以手击节伴之,腔调清柔、委婉。
• 该书原版的语言流畅通俗,经常以极为浅显的叙述讲解艰深晦涩的原理,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令人击节赞叹。
• 君王大度拔槛车,公其击节临江浒。
• 这恰如我们虽然看不懂莫扎特乐曲的总谱,却照样能同它的主旋律产生共鸣,击节称赞。
• 壮夫击节,义士沾巾。
• 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现在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
• 弦诗乐一般以板击节。
• 今之作揖不如是,则人必怪之;唱曲不如是,则无人击节赏音。
• 这是唐装的盛行让许多年过花甲的老人唏嘘慨叹的原因,也是盛行的唐装让无数外国人击节赏叹的理由。
【词语名称】: 击节
【词语拼音】: jī jié
【词语意思】: (1).谓出使。节,符节,使者的凭证。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八》:“古之君子,遇有为之时,不能默然而止,击节驱驰,有事四方者,盖为斯也。”《宋书·庾登之传》:“ 义熙 十二年, 高祖 北伐, 登之 击节驱驰,退告 刘穆之 ,以母老求郡。于时士庶咸惮远役,而 登之 二三其心, 高祖 大怒,除吏名。”(2).打拍子。 晋 左思 《蜀都赋》:“ 巴 姬弹弦, 汉 女击节。”《晋书·乐志下》:“ 魏 晋 之世,有 孙氏 善歌旧曲, 宋识 善击节唱和。” 唐 白居易 《琵琶行》:“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飜酒污。”(3).形容十分赞赏。《三国志·蜀志·马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