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官学教师的选拔方式沿承明代,但也有不同,其中通过捐纳的方式选拔官学教师是典型的表现。
• 该律在有清一代受到了统治者极大的重视,在这一时期,该律所附条例从清初继承明律的7条发展到了同治九年的73条。
• 和尚本来就是承明手下败将,今日一见三打一,光棍不吃眼前亏,带领手下逃之夭夭。
• 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 承明元年,文明太后临朝,睿因缘见幸,超迁给事中。
• 但周承明决心自己试一试。
• 卫旌以此启告孙权,孙权说:承明不作这种事的。
• 昔辞承明殿,沉冥事荒宴。
• 须不羡、承明班列。
• 贾后以鹿车出承明东掖东门,诣金墉城,食金屑而死。
• 清初宫廷多承明制,非绝无也。
• 清承明制,改称织造府。
• 阊阖既趋朝,承明还宴语。
• 三国时,蜀汉宫廷园林极尽侈丽,营新宫于爽垲,拟承明而起庐。
• 指日承明却归去,烟花紫禁及青春。
• 承明训以发蒙兮,审性命之靡求。
• 常年待漏承明署,何日挂冠神武门。
• 伯言、承明见礼,泣涕恳恻,辞旨辛苦,至乃怀执危怖,有不自安之心。
• 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称承明庐。
• 昔承明既厌,严助东归,驷马可乘,长卿西返,恭闻故实,窃有愚心。
【词语名称】: 承明
【词语拼音】: chéng míng
【词语意思】: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2).即 承明庐 。《汉书·翼奉传》:“ 未央宫 又无 高门 、 武臺 、 麒麟 、 凤皇 、 白虎 、 玉堂 、 金华 之殿,独有 前殿 、 曲臺 、 渐臺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阳尹荆州》诗:“驂驾乘駟马,謁帝朝 承明 。”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想夜半 承明 ,留教视草,却遣筹边。”参见“ 承明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