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餱粮。
• 戬敏强善听决,喜出不意,独假贷细民,即豪宗大姓,绳治益急,政有能迹。
• 恤小民之所急,而夺豪民假贷之利。
• 方今盛夏,且复假贷,以观厥后。
• 今方盛夏,且复假贷,以观厥後。
• 兴到部,欲令明晓告盗贼归田里,假贷犁牛种食,阔其租赋,几可以解释安集。
• 兴到郡,欲令明晓告盗贼归田里,假贷犁牛种食,阔其税赋,几可以解释安集。
• 及弟死,余检其籍,则所与假贷,皆姻戚不能促偿。
• 自恃得君,论议之际,不少假贷。
• 思考的:自两税以来,赋不系于田,故名色之求,罔民百出,或以方圆取,或以羡余进,或言献奉,或言假贷,初虽暂时,久为成法。
• 收租税,时裁阔狭,与民相假贷,以故租多不入。
• 其素所假贷人闲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
• 用此五刑,既无假贷,一出乎大公至正可也。
• 自是亲属犯罪,无所假贷。
• 李贤注:假贷,犹宽容也。
• 吏少年科第,殊不假贷,持之甚急。
• 梁氏开国,尝假贷以给军。
• 兼假贷太平寺中钱及油面。
• 大抵小民假贷,皆起于贫。
• 阔时不急征收,假贷与民,使营生业。
【词语名称】: 假贷
【词语拼音】: jiǎ dài
【词语意思】: (1).亦作“ 假貣 ”。借贷。《晏子春秋·问下二三》:“称财多寡而节用之,富无金藏,贫不假贷。”《后汉书·樊宏传》:“其素所假贷人閒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新唐书·高瑀传》:“自 大历 后,择帅悉出宦人中尉,所输货至鉅万,贫者假貣富人,既得所欲,则椎斲膏血,倍以酬息。” 宋 苏辙 《民政下》之二:“卹小民之所急,而夺豪民假贷之利。”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严拒夜饮》:“ 亭林先生 ……善於治财,故一生羈旅,曾无困乏。 东海 两学士宦未显时,常从假贷,累数千金,亦不取偿也。”(2).宽宥。《后汉书·安帝纪》:“方今盛夏,且復假贷,以观厥后。” 李贤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