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风雪中观赏梅花,雪梅相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
• 据说,香雪海三字是清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荦赏梅时触景生情所题并镌刻于吾家山崖壁。
• 香雪海位于太湖边,赏梅历史最为悠久,梅文化底蕴最为深厚,被列为中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
• 沿途经过造型别致的梅花亭,小驻粉墙黛瓦的闻梅馆,一边品茗一边赏梅,别有一番滋味。
• 当车开到香雪海所在镇区,就闻到了淡淡梅香味,又见赏梅的游客人头攒动,车辆难行。
• 这几天正想上山赏梅,无意间却发现芒果早就斗寒开放。
• 四月是梅花盛开的季节,来这里赏梅的人络绎不绝。
• 观赏梅花不仅看其形态,品其芬芳,更重要的是欣赏梅花的品质和风格。
• 梅花芬芳浓郁,暄香远溢。若去赏梅,尚未近其树,未见其花,便先有浮动的暗香阵阵袭来,为你引路。
• 梅香还能持久,赏梅归家,那梅香仍沾襟染袖,萦身绕体,数日不绝。
• 我,欣赏梅花,不只为其凌寒而来,迎风冒雪的坚韧,更欣赏她默默开放的品格;欣赏她毫不炫耀的气质,更欣赏她,无意争春的豁达。
• 能做到三两枝,已经很好,真正的妙处在于,三两个素心人,小桌围坐,大雪天,烹茶煮酒赏梅花,这样的人生,算得真味,而独活,未尝不是一种更妙的意境,少了苟同的人生。
• 若说起来,这两首诗可是春兰秋菊,各有擅场,只是今日却是家宴过后的赏梅,若说起来还是褚恪的诗更为应景。
• 旅游季节,游人如云,述及东阁,有学问的人便较真了,说杜甫和孔尚任作诗时,推敲不够严密,何逊欣赏梅花的地点在彼扬州,不在此扬州,云云。
• 举凡谈诗论画,操琴吹箫,踏雪赏梅,古典文化气息即扑面而来。
• 方舒梅花沁香可细嚼“十里梅花香雪海”,超山一直是杭州市郊的赏梅胜地,不过此地最初广种梅花只是为了吃。
• 雪纷纷,白皑皑,冬至短信送关怀。换换季,炖炖汤,暖衣饱食不觉寒。品品茶,谈谈天,消愁解闷不觉烦。赏赏梅,踏踏雪,自在逍遥又一年。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我尊重梅花的铁骨冰心,欣赏梅花坚韧不拔的精神。所以,我喜爱梅花。
• 六朝梁代诗人何逊雅兴不浅,公务之余,欣赏梅花,曾自吟于风台,月观之侧,在梅花前流连忘返,扬州东阁观梅传为佳话。
• 梅亭是指观赏梅花的亭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