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篆肇兴,籀书乃废。
• 甚能籀书,真行又妙。
• 十五篇,或与古同,或与古异,世谓之籀书也。
• 郭忠恕工于篆籀书法,对文字学有专门的研究。
• 籀是周宣王时的史官,籀书即为他所写的字书。
• 可知确是秦始皇以前之物,应当是属于籀书的系统。
• 与李斯以小篆统一天下文字,籀书、古文因而废止。
• 吴淑还擅长水墨,对古籀书法研究精深,且喜欢考古。
• 金文的书体,一般称为大篆或籀书,也有称为古籀的。
• 朱文印多用古文籀书,工稳不板滞,面目新颖,为人称道。
• 学僮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又以八体试之。
• 录书清婉,如其诗;籀书则遒劲森严,妙得彝器款识刻铸神韵。
• 昔周宣王时史籀始著大篆十五篇,或与古同,或与古异,世谓之籀书也。
• 河北省涿州人,唐朝画家,博学,嵩山隐士,拒绝出仕,工籀书,擅山水树石。
• 平王东迁,文字乖错,秦之李斯及胡母敬,又改籀书谓之小篆,故有大篆、小篆焉。
• 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千年以来,未有集北碑南帖之成者,况兼汉分、秦篆、周籀而陶冶之哉。
• 学,工篆籀,元末为吴县教谕。
• 精究六法、古文字学,善篆籀。
• 学古文,书法宗二王,精篆籀。
【汉字名称】: 籀
【汉字拼音】: zhòu
【汉字解释】: 籀 zhòu(ㄓㄡˋ) (一)、〔籀文〕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二)、阅读:籀读(读书)。籀绎(阅读并理出文章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