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象魏之两观,旌六典之旧章。
• 刻桷,丹楹,作雉门及两观。
• 两观台是鲁国故城的一个附属建筑。
• 据传,孔子诛鲁大夫少正卯于两观台之下。
• 雉门之外有两观、连门。
• 五岩山古有两观一寺,南为五岩寺,北为栖霞观,下为葆光观,是佛教道教圣地,均焚于战火。
• 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灭。
• 犯冒王怒,触突帝禁,伏于两观,陈诉毒痛,然后登金镬,入沸汤,糜烂子炽爨之下,九死而未悔。
• 明年春,起金仙、玉真两观,用工巨亿。
• 城南大道旁有两观及舞雩台遗址。
• 道观分南北两观,南观,又名玄都观,是明德王的香火院。
• 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
• 诸坟掘见黄泉骨,两观番成白地皮,宅眷皆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
• 若伦伪行匿情,死乃暴闻,免两观之诛,幸矣。
• 春秋时,有雉门两观,西汉初,有东观、白虎观。
【词语名称】: 两观
【词语拼音】: liǎng guān
【词语意思】: (一)、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左传·定公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汉书·董仲舒传》:“及至 周 室,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八佾陈於庭,而颂声兴。”晋 崔豹《古今注·都邑》:“闕,观也。古每门树两观於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唐 储光羲《贻刘高士别》诗:“壮哉丽百常,美矣崇两观。”(二)、特指 春秋 鲁 阙,孔子 诛 少正卯 之处。《孔子家语·始诛》:“於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 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旧唐书·李义府传》:“仲尼 为 鲁 司寇七日,诛 少正卯 於两观之下;义方 任御史旬有六日,不能去姦邪於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