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清宫外史》里面我觉得尊翁一生,清慎勤三字,可当之无愧。
• 清、慎、勤,居官三字符也。
• 生平持躬清慎,奖掖笃学之士。
• 虽知卿奉法清慎,却不知勇决如此也。
• 从政谨饬清慎,颇有远见,为嘉庆时重臣。
• 戴衢亨从政谨饬清慎,颇有远见,为嘉庆时重臣。
• 温诏优恤,称其谨饬清慎,实为国家得力大臣,亲临赐奠,赠太子太师,入祀贤良祠,谥文端。
• 窃见今之守令,清慎奉治,则政平讼理;有非其才,则纲维荒秽。
• 博观群书,性清慎,多才艺。
• 公勤清慎,民颂青天,三载奏绩。
• 清慎守法,颇得民和。
• 读书好文,论事侃侃,清慎守法,尤敬礼士大夫。
• 隆读书好文,论事侃侃,清慎守法,尤敬礼士大夫。
• 性清慎,有裁断,得士类欢心。
• 在工作中清慎公平,恪勤匪懈。
• 后由选贡通判南康,以清慎著。
• 二十余年,清慎如一日,有雅度。
• 伯答沙为人清慎宽厚,号称长者。
• 清慎勤,固居官领要,而清为本。
• 虚己、虚舟又以孝友清慎世其家。
【词语名称】: 清慎
【词语拼音】: qīng shèn
【词语意思】: 清廉谨慎。《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威,咸熙 中官至 徐州 刺史”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晋阳秋》:“其父子清慎如此。於是名誉著闻,歷位宰牧。”唐 皮日休《元鲁山》诗:“三年 鲁山 吏,清慎各自持。”宋 苏舜钦《两浙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盖 文正公 以清慎训诸子,而公亦恬於进取也。”《明史·忠义传五·高斗垣》:“﹝ 高斗垣 ﹞为人孤鯁,以清慎得名。”清 刘大櫆《送倪司城序》:“倪君 清慎自持,奉公勤民之术,不足为 倪君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