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房四宝,笔筒、笔洗、笔床、笔格、镇纸、水中盂、水注、秘阁、墨盒,一应俱全。
• 今秘阁所藏二五书,皆唐人临仿纸,丝绵硬黄。
• 今以快雪摹刻验之,如见秘阁真石之券。
• 以荫入仕官至司农寺丞,授直秘阁。
• 尝进所集文韵字源,帝称善藏之秘阁。
• 中大夫直秘阁致仕张即之札子。
• 及卒,三子皆除直秘阁,亲属六人各进以一官。
• 兼旬,积寇尽平,进直秘阁。
• 内诸司舍屋,唯秘阁最宏壮。
• 后除直秘阁,提点两浙刑狱。
• 生期年,以父任补右承奉郎,寻直秘阁。
• 司言秘阁,作牧河汾,移风易俗,理乱解纷。
• 十六年,以疾乞祠,复秘阁修撰。
• 以疾乞祠,除直秘阁致仕。
• 以疾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
• 以直秘阁知信州吉州,皆有政声。
• 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
• 可赐物一万段,其书宜付秘阁。
【词语名称】: 秘阁
【词语拼音】: mì gé
【词语意思】: (一)、古代宫中收藏珍贵图书之处。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机 始以臺郎出补著作,游乎祕阁。”《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癸丑,魏 詔求遗书,祕阁所无,有益时用者,加以优赏。”胡三省 注:“汉 时书府,在外则有太常、太史、博士掌之,内则有 延阁、广内、石渠 之藏。后汉 则藏之 东观,晋 有中外三阁经书。陆机《谢表》云‘身登三阁’,谓为祕书郎掌中外三阁祕书也,此‘祕阁’之名所由始。”《新唐书·段成式传》:“研精苦学,祕阁书籍,披閲皆遍。”(二)、指尚书省。《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升降祕阁,我服载暉。”李善 注:“序云‘入为尚书郎’,作此诗。然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