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角流涎不能自主,质清量多,以脾虚为主;如口流浊涎黏稠,则为脾胃湿热;小儿流涎可因虫积、胃热引起。
• 用于神志不清,语言蹇涩,口角流涎,肾虚痿痹,筋骨酸痛,手足拘挛,半身不遂及脑血栓形成的恢复期和后遗症。
• 〖主治〗痹痛,胸背、手足、腰脊牵连疼痛不定,或来或去,至头重不可举,痰唾粘稠,口角流涎,卧则喉中有声。
• 病例患者女性,62岁,无明显诱因而发生口角右斜,左口角流涎,左侧面部和上肢麻木不适,左半身力弱,意识清楚。
• 中毒后表现为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口角流涎、呼吸短促、神志不清、全身痉挛、角弓反张、大小便失禁及昏迷等。
• 用于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证引起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口角流涎,面色白光白,气短乏力,手足肿胀等。
• 定义:肝风挟痰阻闭经络,以肢体麻木不仁,甚或瘫痪不遂,或肌肤麻木瘙痒,眩晕,口角流涎,苔腻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高血压、心脏病、中风、拘挛僵直、偏瘫、语言不利、口舌歪斜、口角流涎、半身不遂、四肢麻木、失眠、健忘、情志不调等。
• 风火上犯,神明散乱,舌不能宫,口流涎沫,甚则神昏鼾睡,面色油红。
• 主证:舌部变厚,或为硬结,如菌如豆,或有糜烂,流涎秽臭,口渴喜饮,尿黄量少,舌淡苔黄,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