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 你们从列国逃脱的人,要一同聚集前来。那些抬着雕刻木偶,祷告不能救人之神的,毫无知识。
• 最早的印刷方式是用手工雕刻木版印刷。
• 木刻版印刷有一重要缺陷,即第一新的图文信息需要雕刻一块新的木版,而且雕刻木版是一个又慢又繁琐的过程。
• 中国古代雕塑共展出了源自战国至明朝的127件石刻、木雕、泥塑和铜铸作品。
• 纪念品以刻木为最多,大概是些小玩意儿,是一种涂紫色的木头,虽然刻得粗略,却有气力。
• 眼前的灵安寺,是一座闽南传统式的寺庙,雕石刻木,红砖绛瓦,飞龙走象,做工十分考究。
• 清洁救济会雕刻木版画更容易。
• 雕刻木器是这个村子的特产。
• 我不假思索地问:"为什么这些木雕都刻的栩栩如生?"爸爸告诉我:"有刻木艺术的人,为了让人类重见天日,所以努力去刻。"我听了热泪盈眶。
• 嘉祥武氏祠画像,除古代帝王画像外,还有众多的名人故事,如曾母投杼、闵子骞失棰、老莱子娱亲、丁兰刻木等。
• 我不假思索地问:为什么这些木雕都刻的栩栩如生?爸爸告诉我:有刻木艺术的人,为了让人类重见天日,所以努力去刻。我听了热泪盈眶。
• “刻木事亲”、“扼虎救父”、“戏彩娱亲”等故事,也是愚昧荒诞的,早已不符合当今社会的伦理价值观。
•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有刻木记事的习俗,丰富多样的记事木刻为认识上古契刻记事提供了很好的参证。
• 还命令完颜希尹“仿汉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创制了女真文字,使女真人结束了刻木记事的落后状态。
• 是的,我特别对贵方的工艺品如玉雕刻,象牙雕刻,木刻,竹刻感兴趣.
• 黎族木刻文化始于刻木记事在人类的早期特别文字发明之前,先民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互相交流,发明了结绳记事、刻木记事或用某种物件记事的方法。
• 世传傀儡起于汉高祖平城之围,用陈平计,刻木为美人,立之城上,以诈冒顿阏氏,后人因此为傀儡。
• 世传傀儡起于汉高祖平城之围,用陈平计,刻木为美人,立之城上,以诈冒顿阏氏,后人因此成为傀儡。
• 诚招石刻、玉刻、木刻、陶瓷、金属等行业以及书法、民间艺术系列行业。
【词语名称】: 刻木
【词语拼音】: kè mù
【词语意思】: (一)、在木质器物上雕刻。汉 王充《论衡·自然》:“宋 人或刻木为楮叶者,三年乃成。”(二)、指文字创制前在木板上刻划图形、符号记事。《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汉 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三)、谓将木雕成人像。晋 干宝《搜神记佚文》:“丁兰,河内 野王 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四)、狱吏的代称。宋 范仲淹《和葛閎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因思 蒲坂、江陵 二老,俱一时高才巨公,何至为一刻木而修怨於吉士三十人。”参见“刻木为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