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晖到任后,检括隐匿的了户,允许他们自首,多收调绢五万多匹。
• 这样,百姓饥困于下,官府损失于上。假如不再设立临时规定,详细加以检括,这样的损耗情况,还会变本加厉地延续下去。
• 检括:检束;检点。
• 其书分类编纂,颇便检括查寻。
• 宜通检括,普遂均平。
• 他建议检括逃亡户口和籍外占田。
• 检括,遵循法度,谨言慎行。
• 任恺既失权势,不复自检括。
• 曾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
• 是隋唐检括户口的措施。
• 既已族居,易可检括。
• 隋唐检括户口的措施。
• 上以百姓多流亡,令诞为河南道大使以检括之。
• 上以凶丑未灭,且示招怀,据到注拟,一无检括。
• 自非更主权制,善加检括,损耗之来,方在未已。
• 至于那些无籍之僧尼,朝廷则精加检括,罢遣还俗。
• 补贫下不迨顷亩,有嗣者排改检括,自今年起为定额。
• 又以五州人户殷多,编籍不实,诏均检括,出十余万户。
• 司徒王浑表馥理识清正,兼有才干,主定九品,检括精详。
• 这次检括,效果很大,诸道括得客户八十余万户和相应的田亩。
【词语名称】: 检括
【词语拼音】: jiǎn kuò
【词语意思】: (一)、亦作“检栝”。检点约束。汉 蔡邕《贞节先生范史云碑》:“晚节禁宽,困於屡空,而性多检栝,不治产业。”晋 刘琨《答卢谌诗》:“慨然以悲,欢然以喜。昔在少壮,未尝检栝。”《旧唐书·苏良嗣传》:“王府官属多非其人,良嗣 守文检括,莫敢有犯,深为 高宗 所称。”(二)、规矩,法度。晋 葛洪《抱朴子·崇敬》:“驱之於直道之上,敛之乎检括之中。”唐 元结《漫论》:“漫何检栝?漫何操持?漫何是非?”(三)、查察;清查。《梁书·武帝纪下》:“江子四 等封事如上,尚书可时加检括,於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宜速详启,勿致淹缓。”《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九年》:“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