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其军事职能,包括朝廷行宫宿卫军和地方镇戍军两大系统。
• 迁金紫光禄大夫、都元帅,镇戍边隅,数与金人战,未尝败北。
• 元代,镇戍中原和漠北等地的蒙古军和探马赤军,直属于朝廷枢密院。
• 九月丙午,诏缘淮南北所在镇戍,皆令及秋播麦,春种粟稻,随其土宜,水陆兼用,必使地无遗利,兵无余力,比及来稔,令公私俱济也。
• 边防军事机构有镇、戍、关、军和守捉。
• 各边防军事机构军、守捉、镇、戍所辖的屯戍部队。
【词语名称】: 镇戍
【词语拼音】: zhèn shù
【词语意思】: (一)、镇守,戍守。《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夫 夏口,贼之衝要,宜选名将以镇戍之。”唐 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往年镇戍到 蘄州,楚 山萧萧笛竹秋。”《元典章·兵部一·逃亡》:“窝主隣佑人等不以镇戍军情为重,隐留在家宿食,不行出首。”(二)、指驻防军的营垒、城堡。《北齐书·元景安传》:“时初筑长城,镇戍未立,突厥 强盛,虑或侵边。仍詔 景安 与诸军缘塞以备守。”宋 吴淑《江淮异人录·司马郊》:“修默 避之,先往,至一镇戍,方息於逆旅,郊 续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