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拜郎官,列宿焕天街。
• 召赴阙,迁侍右郎官兼资善堂赞读。
• 张骞以郎官身份应招,出使月氏,和堂邑氏人原来匈奴奴隶名叫甘父的一同从陇西出境,经过匈奴时,被匈奴抓到,又移送给单于。
• 彗星、枉矢星在郎位星的位次出现,预示郎官和佐吏将阴谋反叛。
• 谢家婚庆刚点上红蜡烛,新郎官使命赴黄泉。
• 诗比何郎官水部,树如刘尹忆丹阳。
• 后数年,废后乃薨,葬霸陵郎官亭东。
• 越月,以宗正丞兼权右司召,改尚左郎官,兼职仍旧。
• 后召馆试,历住著作佐,权尚左郎官兼枢密院检详文字。
• 召试馆职,累迁著作佐郎、权尚左郎官兼枢密院检详文字。
• 后召馆试,历任著作佐郎,权尚左郎官兼枢密院检详文字。
• 七年除主管官诰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兼权右司郎官,秘书丞。
• 辕生为郎官不起,伏生授女口不真。
• 召为金部员外郎,时郎官多养资望,不省事,与之钜细必亲省决,吏为欺者必杖之,莫不震栗。
• 丙午,诏侍从、给谏、卿监、郎官,并在外前执政、侍从、帅臣、监司,各举廉吏三人。
• 进右司郎官,权幸有私谒者,皆峻拒之。
• 后来历仕司封郎官,迁国子监祭酒。
• 名题前进士,爵署早郎官。
• 眼看快要做新郎官了,新娘竟是县太爷的表侄女。
• 新郎官,大声叫,我的媳妇不见了。
【词语名称】: 郎官
【词语拼音】: láng guān
【词语意思】: (一)、谓侍郎、郎中等职。秦 代置郎中令,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属官执掌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等。西汉 因 秦 制不变。东汉 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职权范围扩大。魏、晋、南北朝 时期,尚书郎官之制,略同于 汉。隋 分郎官为侍郎与郎。唐 六部郎官,郎中之外,更置员外郎。唐 以后郎官的设置,基本上无大变革。《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曰﹞‘且陛下从 代 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輦受其言。’”《后汉书·明帝纪》:“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帝﹞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