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朝虽然偏安一方,但政治体制朝廷规制基本沿袭两汉旧制,又有佛道盛行,所以南朝儒生依然衣冠礼乐,文采风流,善谈名理,雅俗共赏。
• 江东有一吴儿老翁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
• 衣冠礼乐颇有可观,只是其人习学诗书,专会咬文嚼字,外虽仁义,内实奸贪,此辈之人决无成仙之理,不必求他;要求,还是释、道二教,常生异人。
• 这些来自北方的衣冠后裔把中原礼乐文明播洒到蛮荒山野,却也染上了当地峒蛮土人的劲悍之风,变得嗜勇好斗,轻生忘死,特异于他郡。
• 尝以衣冠礼乐之国自居,理当如是乎?曲直之分,灼然可见。
• 褒衣博带进贤冠,礼乐东方万国看。
• 服定衣冠礼乐,聊尔就江东。
• 礼乐衣冠循古制,家庭模范继前修。
• 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
• 于是而生民之肝脑,五曾三王之衣冠礼乐,驱以入于狂流。
• 大江南北、太湖之滨都受到泰伯谦让和开拓精神的导化,渐成为衣冠礼乐之邦。
• 仲宝雅道自居,早怀伊,吕之志,竟而逢时遇主,自致宰辅之隆,所谓衣冠礼乐尽在是矣。
• 面对北方游牧部族蹂躏毁灭的巨大压力,被迫退守江南以求偏安的东晋,名义上是晋朝的延续,衣冠礼乐多取晋朝,以此体现政治文化的连续性。
【词语名称】: 衣冠礼乐
【词语拼音】: yì guān lǐ yuè
【词语意思】: 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