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一年,改淮东道宣慰使。
• 元属吐蕃等处军民宣慰使司。
• 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 升重喜巩昌二十四处宣慰使。
• 元朝诰思南州宣慰使田谨珍之子。
• 湖南宣慰使撒里蛮率兵讨伐。
• 二十年,改四川南道宣慰使。
• 后由其子田弘政袭其思州宣慰使职。
• 朱元璋下旨,封霭翠为贵州宣慰使。
• 土宣慰使为土通判世职,不理民事。
• 川东悉平,晋祥麟宣慰使。
• 贵州宣慰使安位起兵反明。
• 三年,迁开元东京懿州等处宣慰使。
• 中统元年,拜燕京宣慰使。
• 入觐,赐虎符,授四川北道宣慰使。
• 和林宣慰使怯伯叛降海都。
• 二十一年,改北京宣慰使。
• 十四年,迁浙东道宣慰使。
• 十四年改湖北道宣慰使,移镇鄂州。
• 十七年以浙东宣慰使致仕。
【词语名称】: 宣慰使
【词语拼音】: xuān wèi shǐ
【词语意思】: 官名。唐 元和 十四年,平 淄青 节度留后 李师道,分其地为三镇,以 杨於陵 充 淄 青 十二州宣慰使。此是临时性差遣,不为常制,见《旧唐书·杨於陵传》。元 代为宣慰使司长官。至 明 清 时不设于内地,而专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土司世袭之官。参见“宣慰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