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职事官被解免者,则追回田亩,若被除名者,则仅受口分之田,若袭爵者,不另给田亩。
• 孙秋生、刘起祖是北魏新城县的功曹,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时,组织包括官居四品职事官在内的二百人造像,表示对北魏王朝的忠诚。
• 并对贬官的俸禄进行了关注,认为贬官的俸禄自天宝以后,一直都是依照职事官的品秩来发放的。
• 北宋初为寄禄官,元丰改制后为正八品职事官。
• 凡除授职事官,都依寄禄官阶的高低,在寄禄官前加这些字。
• 时初为寄禄官,神宗元丰改制后,复为太常寺从八品职事官,掌奉币帛授祭祀初献官,大礼则设亲祠版位。
• 又许转对如职事官,供职满三年与边郡。
• 三月壬寅朔,始定职事官朝参等格。
• 纳税的职事官只限于正员官和虽非正员但占有额内实缺者。
• 本品与职事官品,不必相符。
• 又职事官服绿青碧。
• 所有知门事官与御带环卫等官,及门职事官,俱立殿陛之下也。
• 成新寄禄官,而原寄禄官之朝廷各机构正官依其官称主管本部门事务,官称与实际职务相符,成职事官。
• 神宗元丰改制,将原有的京朝宫本宫阶改为职事官的名称,而新定的京朝官本官阶即寄禄官阶采用了原有的散官阶名称。
• 第五,宋代初期,寄禄官与职事官极为混乱,最奇特者,选人初授之官皆以幕职令录为名,而所任之职都与此毫不相干。
• 明、清职事官不用大夫为官名。
• 唐代之官称有教官及职事官之别。
• 贞观元年复置,十七年为职事官。
• 唐代的职田只授给职事官。
• 职事官请去待罪者百余人,诏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