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剌遣使谢罪之后,永乐帝班师回朝。
• 还如明正统年间,土木之变后,瓦剌部入侵北京。
• 正统年间,王振在朝中擅权,屡次对麓川用兵,劳师糜饷;挟英宗亲征瓦剌,致遭土木之败。
• 瓦剌人见涌金泉喷金子,都来争抢,自相践踏,凤栖制止无效。
• 数代帮助瓦剌整军经武,欲借瓦剌兵力与明朝再争江山。
• 再嫁龙文光,不料龙文光为人奸诈,枉法徇私,并勾结瓦剌外族,卖国求荣。
• 魔门雄起、倭寇逞威、瓦剌虎视,千门之中内斗不绝。
• 调集重兵,在城外击退瓦剌军。
• 后其部与瓦剌分离,归顺明朝。
• 十月十一日,瓦剌军逼近北京。
• 这时,瓦剌大军已经追袭而来。
• 明援军赶到,瓦剌军仓皇逃走。
• 上皇已经回来,瓦剌请求朝贡。
• 瓦剌部进犯京师的城市保卫战。
• 瓦剌兵探知城内有备,遂退去。
• 伯朱冕与瓦剌战于阳和,败没。
• 辛巳,瓦剌寇大同,官军击却之。
• 瓦剌军来势凶猛,迅速向南推进。
• 次年,瓦剌向明朝贡马谢罪。
• 瓦剌军队的进攻未果,大败逃走。
【词语名称】: 瓦剌
【词语拼音】: wǎ là
【词语意思】: (1). 明 代对西部 蒙古 各族的总称。 元 代称 斡亦剌 , 清 代称 卫拉特 或 额鲁特 。居住在 巴尔喀什湖 东南面,包括现 新疆 北部及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西部的广大地区。(2).鱼名。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瓦剌》:“西海有鱼名瓦剌,其目入水则暗,出水则明。凡物皆动下頦,此鱼独动上齶。见人远则哭,近则噬。故西域称假慈悲者曰瓦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