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剌进逼北京时,曾主张迁都的大臣徐理遭到过于谦的驳斥,几年后他改名为徐有贞,继续在朝中任职,私下对于谦切齿痛恨。
• 瓦剌兵犯境,满朝文武震惊。
• 乙亥,谕边将,瓦剌秦驾至,不得轻出。
• 瓦剌入贡,每携故所掠人口至。
• 是年,琉球、天方、瓦剌入贡。
• 是年,占城、瓦剌、哈密入贡。
• 明廷得知瓦剌已向京师逼攻,立即戒严京城。
• 为避开明朝的当政,张丹枫作为一个张士诚的后代,自小便在瓦剌长大,和脱不花更是相识,总角玩伴只因两家大人的间隙,在舞勺之年分开。
• 后来瓦剌哈迷战死,召之入宫,先居暖殿,置琴作乐,然后召幸。
• 瓦剌入贡,常常携带以前掳去的人口来。
• 英宗被瓦剌掳去。
• 北征,鞑靼势衰,瓦剌乘机南下。
• 明成祖朱棣即皇帝位后,即派使臣告谕瓦剌部。
• 阿鲁台多次请求明成祖出兵攻打瓦剌,为其故主本雅失里报仇。
• 后来,瓦剌贪图明朝回赐的欲望越来越大,贡使人数日益增加。
• 秋七月甲辰,敕各边练军备瓦剌。
• 八月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京师震动。
• 显然,明军到达土木堡时,堡南河流已为瓦剌所踞。
• 第二天,瓦剌首领也先率军追至,并包围了土木堡。
• 正统十四年,英宗亲征瓦剌也先,结果在土木堡被俘。
【词语名称】: 瓦剌
【词语拼音】: wǎ là
【词语意思】: (1). 明 代对西部 蒙古 各族的总称。 元 代称 斡亦剌 , 清 代称 卫拉特 或 额鲁特 。居住在 巴尔喀什湖 东南面,包括现 新疆 北部及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西部的广大地区。(2).鱼名。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瓦剌》:“西海有鱼名瓦剌,其目入水则暗,出水则明。凡物皆动下頦,此鱼独动上齶。见人远则哭,近则噬。故西域称假慈悲者曰瓦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