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闳肆如庄周,峭劲如韩非,条达如贾谊。
• 义理之玄微,研究之精极,议论二闳肆。
• 古诗大体闳肆雄深,五古少存,歌行多名篇大作。
• 然即所存者观之,其精深闳肆,已足陵跨馀子矣。
• 唐甄的富民之说,虽有时代局限性,但看法闳肆峭劲,盲人所不敢言,自成一家,当之无愧。
• 李慈铭称其闳肆而谨严,演迤而峻峭。
• 纡馀闳肆,高举横厉。
• 为文闳肆奇古,动辄数千百言,法柳柳州。
• 久之,为文法柳宗元,闳肆奇古,动辄数千言。
• 曾从王安石、苏轼学,为文汪洋闳肆,诗尤高妙。
• 作者虽然主张闳肆与醇厚相统一,但还是偏爱醇厚。
• 充衍闳肆,以发见于事业,非独一时奋不顾死以取名。
• 反观陈独秀自己的书法则是碑帖结合,写得汪洋闳肆、兼备众体。
• 先有闳肆之文矣,补廪多奖,道于有司,既而幡然改志于古诗之学。
• 其才闳肆而精博,于制艺、诗、古文辞,又篆、隶、行、草诸艺事,无所不工。
• 意望溪初必能为海峰之闳肆,其后学愈精,才愈老,而气愈厚,遂成为望溪之文。
• 为文闳肆该洽,豪而不宕,刚而不厉,舂容盛大,有西汉风,宋末弊习,为之一变。
• 学深则气静,没有纵横之气,才华就不能显露;学浅则气盛,行文闳肆,才华毕露。
【词语名称】: 闳肆
【词语拼音】: hóng sì
【按字造句】: 肆造句
【词语意思】: 宏伟恣肆。 宋 曾巩 《<李白诗集>后序》:“ 白 之诗连类引义,虽中於法度者寡,然其辞閎肆隽伟,殆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也。” 宋 陆游 《<吕居仁集>序》:“故其诗文,汪洋閎肆,兼备众体。”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三:“﹝ 王鬱 ﹞为文閎肆奇古,动輒数千百言。” 清 吴汝纶 《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若 昌黎 所云‘先醇后肆’者,盖谓既醇之后,即纵所欲言,皆不失其为醇耳;非谓先能醇厚,而后始求閎肆也。”参见“ 閎中肆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