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镇江、瓜洲,同一天克复,金陵指日可攻下,厚庵放任闽中提督,已去金陵会剿,准许他去折奏事,九江也指日可复。
• 镇江、瓜洲,同一天克复,金陵指日可攻下,厚庵放任闽中提督,已去金陵会剿,准许他去折奏事,九江也指日可复。
• 今奴才查出,不知原铸何意,并不敢隐匿,谨具折奏闻,或送京呈览,成就地毁销,均乞圣裁,以便遵行,奴才不胜惶悚仰切之至,谨奏。
• 全书内容,包括明发谕旨、寄信谕旨,也包括了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文书,如朱谕、御制诗、奏折、奏片、照会、咨文及各种清单、乡殿试试题等。
• 督抚为封疆大臣,如有要事,例必专折奏闻,此与题本不同。
• 陈信无奈,只得上折奏请康熙。
• 十一月病发,专折奏请开缺调理。
• 每三个月,缮折奏销一次。
• 君退朝具折奏上,折中称述师说甚详。
• 又称折子、奏帖或折奏。
• 奏折是重要官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
• 这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王鸿绪一样的密折奏闻。
• 奴才业会同巡抚公折奏闻,于六月十八日、遣人伴送赴京在案。
• 苏州织造有密折奏报各处情况的任务,李煦所报,屡受康熙帝赞赏。
• 他折奏海上作战,风涛非小,不能确有把握,请复设练船,以资操练。
• 可令八旗汉军都统等详细晓谕,仍询问伊等有无情愿之处,具折奏闻。
• 陕甘总督陶模赏识王精明干练,聘入幕府专办折奏,并保荐其开复原职。
• 张之洞素知王树楠的才干,聘其为幕宾,协助办理洋务、防务及文案折奏。
• 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初八日曹寅一折奏道:再梁九功传旨,伏蒙圣谕谆切,臣钦此钦遵。
• 上于即位后,虑本章或有所漏泄,故一切紧要政典俱改命折奏,皆可封达上前,无能知者。
【词语名称】: 折奏
【词语拼音】: zhé zòu
【词语意思】: 直达皇帝的奏章。《清史稿·圣祖纪三》:“﹝五十一年正月﹞壬子,命内外大臣具摺陈事。摺奏自此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批谕旨》:“上( 雍正 )於即位后,虑本章或有所漏洩,故一切紧要政典俱改命摺奏,皆可封达上前,无能知者。”《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 北京 出的《京报》,上面所载的不过是《宫门抄》同本日的几道諭旨以及几个摺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