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右或进谏,危坐敛容,痛自咎,饰非辩给,谏者拜答不暇,故人人以为贤而莫之察。
• 前给谏渔庄单公请别置考棚,遂成闲廨。
• 由乙卯进士,历官给谏誊满京华。
• 杨给谏以滇事疏荐,将赴任岭南。
• 与洛阳孙应奎同时,有两孙给谏之名。
• 东皋草堂者,给谏瞿稼轩先生别墅也。
• 遂由给谏出任监司。
• 泽与宰相赵凤有旧,数私于凤,求为给谏。
• 过了一年,王侍御被王给谏的同党参奏被罢了官。
• 皇上验明不过是疯儿傻媳的玩闹后,反倒将王给谏发配充军。
• 顷入梁,历给谏、御史中丞、礼部侍郎、知贡举,咸有能名。
• 先是邹给谏尔瞻、丁大参勺原,素雅重师,意留驻锡匡山,未果。
• 后选取黄门给事,升兵科给谏,累迁太仆寺少卿,调应天府府丞。
• 纱帽圆领,金带皂靴,先拜了给谏公夫妇;一派细乐,引进洞房。
• 但几次都未被批准,最后他将赏赐自己的一份交给谏院,充作公费。
• 万历初年,因授经于南大司寇孙简肃和佑山冯给谏家,始得博览群籍。
• 明代给事中职兼前代谏议之责,因此称给事中为给谏,而通称御史为台谏。
• 丙午,诏侍从、给谏、卿监、郎官,并在外前执政、侍从、帅臣、监司,各举廉吏三人。
• 一次王给谏到了王侍御家,看到傻儿子扮成皇帝模样,王给谏到了朝上告了王侍御谋反之罪。
• 掌封驳政令违失,另有左、右谏议大夫分隶门下、中书二省,掌规谏讽谕,二者合称给谏。
【词语名称】: 给谏
【词语拼音】: gěi jiàn
【词语意思】: 唐 宋 时给事中及谏议大夫的合称。清 代用作六科给事中的别称。唐 韩愈《酬崔十六少府》诗:“才名三十年,久合居给諫。”《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泽 与宰相 赵凤 有旧,数私于 凤,求为给諫。”《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匡超人 也收拾行李来到京师见 李给諫,给諫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