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为给我军留一条后路才对,而不要济河焚舟。
• 说张子和,“医如老将对敌,或陈兵背水,或济河焚舟,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善效之,非溃则北矣”。
• 倭怒,焚舟走柯梅,人殊死战,逸入闽,宗宪遂委罪大猷,奏其违节制,不穷追,有旨逮捕诏狱。
• 季高先焚舟舰,悉力登岸,会天大雾,四面陵城,即日克拔。
• 追至福州五虎门,国珍知事危,焚舟将遁,官军自相惊溃,朵儿只班遂被执。
• 若文度来,我以偏师待之;康伯来,济河焚舟。
• 春秋时秦将盂明伐晋,济河焚舟,盟师必克,故名孟盟。
• 他焚舟、弃辎重、铠仗自陆路奔还。
• 他要焚舟破釜,背水一战。
• 别了乡邻,破釜焚舟而去。
• 所以,他建议:我军虽少,但已入敌境,人自为战,即孟明焚舟、淮阴背水计也。
【词语名称】: 焚舟
【词语拼音】: fén zhōu
【词语意思】: 烧毁渡船。《左传·文公三年》:“ 秦伯 伐 晋 ,济 河 焚舟。” 杜预 注:“示必死也。”《晋书·蔡谟传》:“夫以 白起 、 韩信 、 项籍 之勇,犹发梁焚舟,背水而阵。”后用以比喻做事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唐 李端 《送潘述宏词下第归江外》诗:“弈棊知胜偶,射策请焚舟。” 唐 雍陶 《离家后作》诗:“出门便作焚舟计,生不成名死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