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幽兰延伫载云旗委蛇”,译文为“我怅惘地捧着通情的幽兰直发愣,插上如云的旗帜,随风招展”。
•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屈原
• 魏后延伫,醉妃小立,欲与相扶,倚风无力。
• 林长久延伫,石喜可容足。
• 怀人重延伫,不见葆光泉。
• 眷西路而长怀,望故乡而延伫。
• 嗟所图之莫合,怅蕴结而延伫。
• 冀芬芳之可服,结春衡以延伫。
• 宁纫结之可求,兆延伫之能洎。
• 弹云冕以辞世,披霄褐而延伫。
• 何赤诚而不终兮,窃独悲以延伫。
• 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 会帝轩之未归兮,怅徜徉而延伫。
• 饰庄宫以延伫兮,泯不归乎故乡。
• 扬轻挂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 空延伫,恨舟车南北,欲往何从。
• 既延伫于九疑兮,又容与乎君山。
• 扬轻褂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 鸿雁空延伫,虽暂成小别也劳心力。
• 君王怅晚节,延伫竭神皋。
【词语名称】: 延伫
【词语拼音】: yán zhù
【词语意思】: (一)、亦作“延竚”。久立;久留。《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将反。”王逸 注:“延,长也;佇,立貌。”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磵石摧絶无与归,石逕荒凉徒延佇。”清 曹寅《书院述事三十韵》:“我怀寄渊澹,庭户久延佇。”(二)、引颈企立。形容盼望之切。晋 陶潜《停云》诗:“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书·宗钦传》:“承足下高问,延佇之劳,为日久矣。”《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岂无英奇,副我延佇。”宋 叶适《邵子文墓志铭》:“所至皆解榻延佇倾待之。”清 吴伟业《题河渚图送胡彦远南归》诗:“想见君山中,相思日延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