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兵官屡经考验,人无幸进,惟军台有报捐之条以助饷需。
• 三天过后,知县要她报捐粮数字。
• 清光绪末年,任奉天报捐府、经历。
• 张麦屯首报捐出一笔3万元。
• 清光绪二年,冯绍琮任报捐巡检,五年选为州判。
• 后以附贡生报捐道衔,在兵部任武选司兼武库司郎中。
• 有山西商居京师信成客寓,衣服仆马皆华丽,云且援例报捐。
• 指明、清两代出资报捐而取得监生资格的人,始于明景帝时。
• 咸丰九年,崔钟善报捐郎中,供差京都,历有年所,勤劳卓著。
• 光绪二十八年中举人,报捐知府候选,在江苏办理秦、晋赈捐事宜。
• 到日后,因身体验来合格,不能入校,遂报捐道员,指分安徽试用。
• 六月,由陕西捐输桉内报捐内阁中书,并捐升知府,分发贵州补用。
• 部议凡报官改业后,必及四世,本族亲支皆清白自守,方准报捐应试。
• 直至其第四代孙,在本族亲友均系清白自守的条件下,方准报捐应试。
• 原巡抚金供奏令废员官生垦荒报捐,不少官吏弄虚作假,将民间有余熟田,量给工本,作新垦田上报。
• 受赠人对受赠款物应当登记造册,为捐赠人开具合法有效收据,并填报捐赠款物清单报主管部门备案。
【词语名称】: 报捐
【词语拼音】: bào juān
【词语意思】: 封建时代根据官府规定,纳捐若干,报请取得某种官职,谓之“报捐”。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有 山西 商居京师信成客寓,衣服僕马皆华丽,云且援例报捐。”《廿载繁华梦》第五回:“那 陈庆韶 是由举人年前报捐员外郎的,这时正在工部里当差。”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某某入学,某某中举,某某报捐。’发财做官之一片喊声,犹是嚣嚣然于社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