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言:人主忧勤,则臣下协心;人主偷安,则臣下解体。
• 古人云: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
• 他宵衣旰食,夙夜忧勤,按照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办事。
• 当是时号治平,万国和洽,君相日忧勤,以政化为念如此。
• 伏原皇上恪遵慈训,时时以忧勤惕厉为心,以逸乐便安为戒。
• 自鲁阳至于京洛,行途丧纪,委肃参量,忧勤经综,有过旧戚。
• 朝廷遣使视民田,按狱讼,皆延见,为述天子忧勤之意,然后遣之。
• 太皇太后以至德之隆,诲而不倦,忧勤备于皇情,诰训行于无外。
• 朝家宵旰忧勤,内外多故,疏床敝席,不敢自逸,见者皆为之兴感。
• 孝昭皇后崩,德宜上疏请秉礼节哀,并言;宵旰忧勤,天颜清减。
• 年来灾异频仍,饥荒叠见,正宵旰忧勤、彻悬减膳之日,讲学勤政,在今日最为切要。
• 陛下忧勤恭俭,清静寡欲,前代英主所不能免者皆屏绝,顾于骑射之末犹未能忘。
【词语名称】: 忧勤
【词语拼音】: yōu qín
【词语意思】: 亦作“忧懃”。多指帝王或朝廷为国事而忧虑勤劳。《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且夫王事固未有不始於忧勤,而终於佚乐者也。”《东观汉记·刘般传》:“建初 元年,拜为宗正,忧勤国事,夙夜不怠。”唐 白居易《贺雨》诗:“忧勤不遑寧,夙夜心忡忡。”宋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言:‘近岁士大夫以言为讳,閭阎愁苦於下,而上不知,明主忧懃於上,而下无所诉,此罪在羣臣。’”清 魏源《道中杂言》诗之三:“九重日忧勤,四海日疮痍。”